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易学名人大陆企业家港澳台企业家海外华人企业家企业名家明星百科书法名家画家百科雕刻大师民间匠人艺术家百科医生百科网红百科讲师百科热点人物作家百科武术名人运动员收藏家百科慈善家百科大德高僧道教人物励志人物百科模特百科人物访谈情感导师历史人物律师百科财经人物媒体人物六十四卦命理百科风水百科起名百科择日百科周易百科生肖百科星座百科符咒百科道法百科易学资讯易学书籍易学百科道家人物百科道教知识百科道教百科佛学知识寺院百科大德高僧佛教百科国学百科百家姓氏族谱文化姓氏百科感悟人生诗词百科民俗百科品牌百科企业百科寺庙百科北京陵园百科天津陵园百科上海陵园百科河北陵园百科山西陵园百科云南陵园百科内蒙陵园百科辽宁陵园百科吉林陵园百科黑龙江陵园百科江苏陵园百科浙江陵园百科西藏陵园百科安徽陵园百科福建陵园百科江西陵园百科山东陵园百科河南陵园百科湖北陵园百科陕西陵园百科湖南陵园百科广东陵园百科广西陵园百科海南陵园百科四川陵园百科贵州陵园百科甘肃陵园百科青海陵园百科新疆陵园百科陵园百科知名网站中国易经协会龙虎山道家养生文化促进会社团组织门店百科养老院百科孤儿院百科算命馆风水馆起名馆择日馆易学培训中心权威易学机构易学机构慈善机构医院百科影视百科法律百科情感百科科技百科自媒体百科农业百科生活百科房产百科养生百科旅游百科酒店百科中医偏方百科疑难杂症百科名医百科医学百科娱乐业百科育儿百科整形医生美容知识美容机构美容百科心理百科大学百科教育百科专业百科名校百科文化百科教师百科残疾人学校百科培训机构幼儿园百科国学堂百科吉林百科黑龙江百科江苏百科浙江百科安徽百科福建百科江西百科山东百科河南百科湖北百科湖南百科广东百科广西百科海南百科四川百科贵州百科云南百科西藏百科陕西百科甘肃百科青海百科新疆百科香港百科澳门百科台湾百科上海百科内蒙古百科辽宁百科山西百科河北百科天津百科北京百科城市百科乡村百科景点百科地方文化旅游百科美食百科特产百科百科知道入驻申请百科代理百科合作百科商城联系我们关于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友情链接媒体资源合作伙伴意见反馈百科指南用户协议
百科词典

中医偏方-化脓性中耳炎

 二维码 85
发表时间:2019-01-23 15:29

化脓性中耳炎,以耳道流脓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属于中医学中“耳脓”、“耳疳”等。俗称“烂耳朵”、“耳底子”。临床多将本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进行治疗,在急性期如未彻底治愈,则将迁延成为慢性。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两类证型。


肝胆湿火证

耳内流脓,病程较重,或听力下降,耳内有胀闷感,耳痛,耳鸣,或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若持续流脓,脓液多而黄稠,有腥臭气、耳痛、易怒等,则又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利肝胆,清湿热。


单验方

方一 金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二 夏枯草15克,柴胡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三 金银花25克,败酱草25克,白芷7.5克,防风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小儿用量酌减。

方四 白术50克,泽泻30克,柴胡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或2日1剂。忌食辛辣香燥及过于油腻食物。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9例,好转6例。


食疗方

方一 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薏米18克,红糖适量。前三味煎汤取汁,与后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4—5剂。


外治方

方一 黄连10克,冰片1克。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次,一般3—5天见效。据报道, 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获良效。或用黄连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将黄连用适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纱布过滤,冰片加入滤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摇匀即可。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然后将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中耳炎53例,治愈率达92.5%。一般7天痊愈。

方二 蚯蚓数条。先放清水内游15分钟,捞出放在茶杯内,加食盐少许,浸10分钟,蚯蚓自吐出水液。用时,先按常规消毒(见本证外治方一),然后用蚯蚓吐出之水液滴耳,每日2—3次。一般1—2天见效。或取蚯蚓30—40条,清水洗净后放茶杯内,加白糖30克,搅拌约30分钟后,用纱布滤出清液,装入洁净瓶内。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滴入本液3—4滴,每日2—3次,滴药后在外耳道塞入棉球,一般4—5日可痊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0例(急性31例,慢性19例),1周内全部治愈。

方三 鸡蛋6个。煮熟,将蛋黄放入铁锅(勺)内,用文火熬至油出,备用。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将蛋黄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温溶化),每次3—4滴,每日2—3次,一般连用4—6症状减轻,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热消肿之功,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6例,好转5例,无效4例。

方四 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方五 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方六 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日痊愈,慢性患者8—10治愈。

方七 猪胆汁50克(鲜品)枯矾25克,冰片5克。先将冰片、枯矾分别研成极细粉,胆汁脓缩至1/3,稍冷,倒入盛有枯矾的乳钵中,研磨均匀后,烘干或自然干燥,然后将冰片粉加入一起研磨均匀,烘干或自然干燥,然后将冰片粉加入一起研磨均匀,过100目筛即得。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粉轻轻吹入耳内,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用量0.1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中耳炎多年,疗效确实。对急、慢性渗出性中耳炎,一般用药1——2次痊愈,慢性中耳炎最多用药3次痊愈。


阴虚火旺证

长期或反复耳内流脓,脓液稀薄,或流粘液,时出时止,或有恶臭气,耳不痛或微痛,听力减退,腰膝酸软,每遇外感,则症状加重,可伴有耳鸣、耳痛、头痛、眩晕、低热、精神疲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滋阴降火。


单验方

方一 知母30克(酒炒)。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

方二 见本病肝胆湿火证单验方三、方四。


食疗方

方一 海参20—30克,猪脚(蹄)500—700克。同置砂罐内,加水文火炖烂,再加食盐少许食用。连用2—3剂。


外治方

方一 见本病肝胆湿外治方一至方七。


文章分类: 医学知识百科
分享到:

科词典

中国公信百科

权威 客观 专业

百科词典,主要收录中国当代知名人物、企业、行业相关词条为主,是由各大网民申请供稿,由专职人员严格审核编辑而成,旨在打造一个值得大家信赖的诚信百科平台。

申请入驻】


入驻百科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百科权威推荐

百科权威推荐

易学专家

罗李华加V.png

—— 罗李华 ——

罗李华,男,生于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释玄斋第七代传承人当代易学文化传承师当代著名易学家、闾山派灵通法坛主持,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易学顾问,中国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委员释玄斋集团创始人,国易文化创始人,中国易经研究会副秘书长华夏易道文化研究院院长,当代易学名人协会会长,鹰潭市龙虎山道家养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管理学科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易经名人协会名人,中国讲师联盟会签约国学讲师,中国易经研究学会易学专家,元培工匠国学应用领域高级专家,中国易学专家联盟会易学专家,中华名家数据库易学专家、华夏名人数据库易学专家、中国易经文化协会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国学大师、互联网时代中国百强讲师,清华EMBA总裁班讲师,民间通书历法推算专家、各大主流媒体易学专栏作家。在各大媒体发表论文数千余篇,全国弟子数千人。先后被各地世界500强企业及多家上市企业、央企、国企等聘为风水顾问。大师电话:18559183999(微信同号)

罗李华易学文化专栏
共1页
到第
合作机构

合作机构

权威编辑

释玄斋标准头图.jpg

名人百科.jpg




释玄斋.jpg